哲学伦理学如Hale那样的一种,是与能将一切人类困境说通的保罗伦理学也无两样
发布时间:2009-10-22 23:48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关于使徒保罗的伦理学:Ann Jervis的演讲
从义务和权利之话语出发,是讲不好人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人达到幸福的途径,甚至连幸福这样的说法,也都是要不得的。所以,连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对于人的目的和到达这一目的途径的探求而言,都是眼界不够开阔的。倒还不如取保罗的伦理学态度:将耶稣的品格当作用人类的品格、乃至人类的终极目的来追求,以此生活到他之中,含容他、成为他。人类目的无法通过列举其特征而被指出,我们只能通过成为基督,才能完成人的目标。耶稣死而复活到他回返到我们时代之间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只能这样做了。
但在听众中这激起了关于时间、时代等方面的担心。Jervis说,保罗对我们说,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耶稣死去复活和耶稣回返的两个时代之间,我们是一个ambivalent的时代,人类的telos不清晰了。但自此之后,人类的telos只能是耶稣,去模仿他,去成为他,生活到他之中,才是殊途同归。听众对于保罗说的四个时代是截然不同的,但人类的目标只是同一个这一点产生了很多的看法。
这个节骨眼上,在我看来就是信仰的界限了。现代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者如大学知识分子自然会容易滑到这样的看法上:不同时代人类的目标是不同的,这有什么不好呢?但有宗教关怀的人是不肯放这股水的。
作为翻译,我旁观了这场信仰同情者与信仰坚定者之间的很有意思的交互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很被吸引。我私下想,如果历史还不如幼童的透明的欲望循环来得可靠,历史学也只能是语言学和心理分析,那么,哲学中的伦理学的确还不如交给保罗来做算了。原来以为,反对康德以来的de-ontological式伦理学,是犯弑亲大罪,在今天下午这样一位优雅的女士的莲花般吐纳香气的嘴里说出,这种暴乱突然也对我成为恻隐:why not?
在巴尔特看来,这种复兴自现代波尔特曼和巴特的对保罗伦理学的重新解释,这种为我们当代稍加开脱、鼓励从我们自己的精神能源出发,去响应人类的目的的消费社会的公共论域里的神学伦理学式的讨论,实际上是一种修辞广播操。平心而论,由于不加信仰在其中,我只认为,这种磨炼修辞式的探讨,实际上也并不比我们的哲学讨论原始和落后到哪里去。在这一点上,哲学伦理学如Hale那样的一种,是与能将一切人类困境说通的保罗伦理学也无两样。这是令我震惊的一个体验!
从义务和权利之话语出发,是讲不好人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人达到幸福的途径,甚至连幸福这样的说法,也都是要不得的。所以,连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对于人的目的和到达这一目的途径的探求而言,都是眼界不够开阔的。倒还不如取保罗的伦理学态度:将耶稣的品格当作用人类的品格、乃至人类的终极目的来追求,以此生活到他之中,含容他、成为他。人类目的无法通过列举其特征而被指出,我们只能通过成为基督,才能完成人的目标。耶稣死而复活到他回返到我们时代之间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只能这样做了。
但在听众中这激起了关于时间、时代等方面的担心。Jervis说,保罗对我们说,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耶稣死去复活和耶稣回返的两个时代之间,我们是一个ambivalent的时代,人类的telos不清晰了。但自此之后,人类的telos只能是耶稣,去模仿他,去成为他,生活到他之中,才是殊途同归。听众对于保罗说的四个时代是截然不同的,但人类的目标只是同一个这一点产生了很多的看法。
这个节骨眼上,在我看来就是信仰的界限了。现代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者如大学知识分子自然会容易滑到这样的看法上:不同时代人类的目标是不同的,这有什么不好呢?但有宗教关怀的人是不肯放这股水的。
作为翻译,我旁观了这场信仰同情者与信仰坚定者之间的很有意思的交互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很被吸引。我私下想,如果历史还不如幼童的透明的欲望循环来得可靠,历史学也只能是语言学和心理分析,那么,哲学中的伦理学的确还不如交给保罗来做算了。原来以为,反对康德以来的de-ontological式伦理学,是犯弑亲大罪,在今天下午这样一位优雅的女士的莲花般吐纳香气的嘴里说出,这种暴乱突然也对我成为恻隐:why not?
在巴尔特看来,这种复兴自现代波尔特曼和巴特的对保罗伦理学的重新解释,这种为我们当代稍加开脱、鼓励从我们自己的精神能源出发,去响应人类的目的的消费社会的公共论域里的神学伦理学式的讨论,实际上是一种修辞广播操。平心而论,由于不加信仰在其中,我只认为,这种磨炼修辞式的探讨,实际上也并不比我们的哲学讨论原始和落后到哪里去。在这一点上,哲学伦理学如Hale那样的一种,是与能将一切人类困境说通的保罗伦理学也无两样。这是令我震惊的一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