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310 展示理论:朗西埃:被解放的观众

展示理论:朗西埃:被解放的观众

发布时间:2009-12-31 23:38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解放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只要我们去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就可以:每一个人在一本书、一部戏、一个艺术品之前有同等的智力上的反应能力。
成为观众是我们日常进入的场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同时既教也学,我们是同时作为观众来行动和认知的,将我们看到的东西与我们过去已看过和做过的事儿连接在一起,既教又学地来这样做。并没有一种格外有特权的媒介,正如并没有一种格外有特权的出发点。我们的学都是教,我们的教也都是学。我们有同样的能力来发明我们的翻译。一以这种平等态度来参与艺术,观众就可以自己来居有作品,用与作者完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作品。

柏拉图认为戏剧是无知的人看受苦的人,这话儿到了我们时代,可理解得不同。德波尔比如说在《景观社会》中说:人看到的越多,他自己留下的就越少。柏拉图认为,合唱队就能唱出共同体的本质,哪里用得着剧场;在我们时代则是,迎合观众的电视剧拉住了80%以上的有投票权的观众,表现我们日常生活或政治共同体本质的严肃戏剧则需要国家补贴来维生,且其能否真的表现那种本质,也是受到怀疑。
在《被解放的观众》一文中,朗西埃指出,戏剧必须成为一种自我抹煞的中介,不要将这种本来是应该激活共同体政治的艺术变成没完没了的电视连续剧。这正如,议会只是一种表决装置,不是没完没了的政治游戏。在这一点上说,朗西埃认为,现代戏剧中,布莱希特和阿尔托给我们开了两个好的头。布莱希特是要将观众与舞台之间的距离抹掉,从观众中抽出本质,再将其甩回到观众自己头上。而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则是要将舞台上的发生边缘化,只是去成为触动和激发观众的参与的激情的工具,观众看戏的目的,只是要在剧场里感受到集体行动的动能,像是在加油站加油一样。
朗西埃认为,他在《无知的老师》一书中的立场,可以进一步发展以上两种现代看法。老师知道很多东西,但学生也不是全无知的,他们实际上知道很多东西。平等是不能通过一步步教育后证明和实现,而必须先去宣布就行。老师和学生、观众和剧作家之间是平等的,这一点,必须先宣布,而不应该去一步步证明来达到。
剧作家必须强调舞台上演的人与舞台下看的人之间的智力平等。这是一种平等、不扭曲的传递过程。
戏剧的解放,是要在不去强调:观众得到的就是剧作家想要给出的,必须分离老师教之原因和学生得到之结果。观众应该是学到了剧作家所不知道的东西。剧作家要观众来讲他们一路上看到了什么,到底找到了什么,而剧作家自己也是这样一路找着的。学生并不是学到了老师的知识,而只是因为老师的影响而学到了自己想要去找的东西。剧场里也是如此,观众在剧作家的影响下去找他们自己想要找的东西。被解放的观众因此是获与了智力平等的观众。
剧场是宣布观众之间的智力平等的地方。
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剧场(包括最有观众面的电视连续剧)成了我们的政治的臃塞的见证,是应付和迁延。剧场不能接通政治行动与共同体共同情感。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戏剧,却先已泥在其中。剧场单独成为一种审美机构,而在德国浪漫主义运动里,剧场是曾被看作共同体的一种政治形式和机构,是审美革命导向政治革命的试验场:不光改变政治法则,还能改变人类经验的感性形式。戏剧是要恢复共同体的集社会或仪式的本真性。这种本真性却是随着剧场和议会的越来越分开,而进一步失去(朗西埃《被解放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