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125 致理论----仿巴尔特和舒曼而作

致理论----仿巴尔特和舒曼而作

发布时间:2010-03-10 10:35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1-发现自己的时代里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是如此之烂后,我终于庆幸自己走了理论这条道路。我安慰自己可以不理睬他们而通过理论走到他们前头去。
这些狗屁的著名艺术家所做的,我都能用理论达到,而他们花了外国基金会几百万后做出的艺术装置想说还说不出的东西,我用几句理论就可以说清楚,还说得更干净干练。这时,我就要想,理论是像李国豪们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表面和结构承重一样的。艺术家们本要来替我的政治设计好的图纸,我再用理论来测算,使其可靠、得到广泛的社会观察的,但是,我的时代的艺术家们却从来没有考虑他们这是在做重要的图纸,他们都玩他们的装置出风头去了。而且连玩都不想好好玩,像北岛和一些当代艺术家,就是先骗外国基金会的钱,再骗国内外拍卖行或江浙企业家的钱,都先钻在钱眼里了。钱到手后,北岛们就要来说,网络上的写作是灾难。但是他自己的写作却已是洋房和菲佣照顾下的一潭死水了(某错乱的名人学者到香港教书后也是拼命向大陆学者炫耀他洋房里的菲佣,以便让人人都知道他的理论厉害)。
2-小时很崇拜画家一上午都能在屋里涂抹,觉得男人要有这样的投入,才算有底气,坐穿牢底般地尖锐地思考和体验,才算勇气,而总觉得我自己的理论兴趣是一种想偷抄近道,是急于求成的业余的无线电爱好。近一、二年我越来越自信于自己的理论投资了。
我每天也是至少四五个小时花在此种涂抹上的呀,不用油彩而用符号,也是无怨无悔于其中的呀!什么叫无怨无悔?就是这么做是弄不到一分钱,还赔进去一天里最宝贵的时间的呀。
但是,要观察和体验这个时代,也是需要像画家那样天天边观察边体验或边体验就又观察着的呀。真的是天天在瞄在描的呀。我的理论行动因此也是持续的体力劳动呀。是的,像所有男人项目,这不是考验我用它做什么,而是它本身就对我考验:在我用它去对付外部现实之前,它本身是我的过关考试呀。从涂抹到搪塞到表达到表现,这是与画画一样的东西!
安慰地看到:天天专注到这同一小块画板上,好象也一样惊天动地。
3-巴尔特和布莱希特共同认为,和平时期、非革命阶段里,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是去理论和去颠覆。
写理论就是去颠覆。Theorize就是terrorize,搞理论就是搞恐怖,做本拉登。它要搞内爆。它用简单的动作来使大厦安全地轰然倒地。平时的工作就是布线,最后的拉倒其实远不如平时的这种亲密温柔的颠覆来得惊险。
我想这就是理论工作对我们的诱惑。它是一种使坏。它图穷PI首现。它是双重间谍最后的倒戈,最终系于一线。
4-理论是一种写读。它是读,但本质却是写。一种理论姿态是:我因为要写,才去读;不再将资产阶级秩序里的将阅读当作学徒期,而是像工人读历史、农民学马列那样来读,读就是写了。
知识分子想出风头,总也要来玩玩理论,一玩,理论在他们手里就成了首饰或时装。知识分子往往理论不通,原因一,是他们不肯在理论上花体力劳动,而他们本来也就那么一点体力。原因二,他们一玩,就将理论变成学术或风雅,阉割掉了它的破坏力。因为,在巴尔特看来,理论作者是一个纵火犯,是起义者。革命理论作者毛泽东所以是特别不相信知识分子的写理论来装觉悟和打掩护,因为这是与他们的dispositio和illusio违背的,他们天性上、幻觉里就是不肯、畏惧理论的。不是知识分子一定写不出理论,而是写理论这种行动是与知识分子的天性对立的。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派来对付我们的理论工作的。
理论要求我们根本地变革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这种写读、写着读的能力的获得,是一个人的理论工作的第一步。
5-凭什么我会指望别人爱读理论?
巴尔特使我相信,理论中所能积聚的破坏的暴力,都是来自语言;语言暴力是拉倒一切的力量。一个好的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充分地去调动那个大汉语,用它来发威,而不是作者个人立场去镇压。当一个理论工作者胜利之时,正是那个大汉语浩荡进场之时。
为什么一个人会爱读理论?
我觉得,这是像爱读诗一样的事儿:当阅读到好的理论的时候,是我跟着作者去体验那种大汉语浩浩荡荡入场时的痛快。理论匮赠给我一种自由。这自由是由于这一种更大的力量也就是大汉语在我身上起作用,而造成。我身上的汉语资质和哲学资质被释放,自己奔夺而出。理论使我们体验到了解种大自由。理论是这样地来激发我们身上的力量的。
所以,我也想将理论定义为一种激活人身上的自由的语言装置。这种自由只能是母语赐予我们。我相信,诗、艺术品和理论都是用来激发我们身上的母语资质的,它们是要调动我们用这种力量到政治中。我们体验到这种自由这一点,会更激发我们一往直前地下功夫到这其中。
6-关于哲学与理论的关系。
照上面说法,理论是对语言的破坏式暴力和颠覆力量的使用。而哲学则是我们汉语资质里的一部分,是那个competence的一部分。正因为你会说汉语,所以我才相信你身上有哲学能力。
哲学不在既往的哲学文本里,也不在一个个民族语言的哲学言说-讨论史之中,哲学就是那种由待被激发出来的你身上的能力。哲学在每一个你身上。个人的好的哲学能力的运用,在理论工作中很重要,是因为,这个所说的哲学,是对理论的保驾护航:在具有充分的政治性的理论写作中更活、更有力地去动用那个大汉语,理论作者由此而通过更自由地动用自己身上的汉语资质,而将这一份自由带给理论读者。哲学可以成为理论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