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363 在理论场域,意义之间的战争,比阶级斗争要混浊;用阶级斗争的现实,去辨清意义之间的战争

在理论场域,意义之间的战争,比阶级斗争要混浊;用阶级斗争的现实,去辨清意义之间的战争

发布时间:2009-02-14 11:34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布莱希特说,其实,我们只要去确解那介入阶级斗争的无产阶级所遇到的几小个事实,让他们将这些事实用到自己的战斗中去,就够。我们应该综合它们,以便让无产阶级创造出一个准则性的场域。但每一个事实可被多种解释,在这么多的解释中间只有一种,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或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服务的;将不同的无产阶级的意义连结起来,就到得一个准则场域。谁来确定意义?无产阶级自己。巴尔特认为,这名句话意思是:与阶级分裂对应的是意义的分裂,意义之间的战争是与阶级斗争对应的(《全集》,IV,367)。

一个事实有多种解释,只有那种无产阶级的解释,是最符合世界历史规律的?也就是说,只有在阶级斗争的激烈中,一个历史事实才可以被看清,只有正处于激烈阶级斗争中的无产阶级,才能看清楚一个历史事实。知识分子能帮无产阶级做的,就是从旁帮助他们认清事实,这样的事实一多,就汇成一个“准则性场域”,可以此为认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的背景。别的阶级如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特性,是天然看不清自己的历史处境的,由于其寄生性和依附性,必然会歪向他们所依赖和被收买的阶级。

在理论场域,意义之间的战争,比阶级斗争要混浊。我们应该像布莱希特说的那样,用阶级斗争的现实,去辨清意义之间的战争。理论知识分子是经常忘了这一点的:我们到底要用理论话语的精确和抽象去干什么?是去打混仗,还是让我们去辨清现实?

那几个小事实,马克思都说清楚了,布莱希特更形象地说出了他们,毛泽东用散文和诗歌再说了佗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