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446 有媒体和知识分子乱判在先,所以,更需要陪审团了!

有媒体和知识分子乱判在先,所以,更需要陪审团了!

发布时间:2006-12-21 23:50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英国这两天在捉杀死五个妓女的凶手,媒体捉得比警察还来劲.一看某人可疑,就用细节来暗示,让读者误以为他就是,连抓两个了.
这叫prejudice,就是未审先判,这个字的意思,正是偏见的原意.偏见就是对人对事不审就判.媒体老做这事儿.知识分子更是做得多:用学术眼光用人文操守,,用良心,用激情,结果就...
陪审团来定罪,法官来量刑,法庭是一个让证据尽量清晰浮现的地方.法庭就象是一种哲学空间,几个大老粗听律师用通俗语言辩论过后,就用证据来定罪了.人类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哈贝马斯在<事实性和有效性>一书里反复由此强调公共政治空间的这种隐形法庭式的作用.
那么地简单,就七个或十二个人,用日常语言辩论过后集体表决,来作是或否的回答,不需要冗长的高深的辩护了.
许多人搞意识形态批判,然后去搞话语分析,最后就搞到话语的刑侦学研究去了.就是为了把话语研究,把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到能呈上法庭的清晰水准.
那么多的沸沸扬扬,就可以用一个小小的陪审团来澄清...

大法官们也总是迷惑:为什么那些大老粗们总是读了他们需要读的东西,不识字也能把理性用好,只要有一个象陪审团一样的被信任的自由环境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