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与诸众:是美术馆在展示装置呢,还是装置也将在美术馆展示在里面了?

装置与诸众:是美术馆在展示装置呢,还是装置也将在美术馆展示在里面了?

发布时间:2011-03-13 00:29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装置与诸众:是美术馆在展示装置呢,还是装置也将在美术馆展示在里面了?
装置作品的目标,是向那液态、循环的诸众提供此时此地的光环。装置为正在到来的诸众作出当前定位。
所以,装置首先可被定义为本雅明说的现代个人在都市之风雨和情调里偶遇光环的一个大众文化版本。这有点像我们想在“老上海”的情调也就是今天搭出的布景里体会那种周璇的歌声代表的的沧桑感,来给我们今天的DIY式悲怆命运作注释。本雅明认为,现代个人倾向于这样到复制的现实和历史里没头没脑地去找光环(今年的威尼斯展题,就是以这种所谓profane illumiinations为核心意象的)。搭一个布景棚,就想探取纯真的现实或艺术的光环,保存到水晶球中,这是现代的幻想,但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了。
装置是要让那“亵渎之光”涌现出来,是造“光”的空间。装置的本质是要从无名的循环中的一个未被标记、开放的空间里采集一个复制品,暂时将它放入一个地形上被周密划定的“此地和现在”的固定的、稳定的和封闭的情景中。装置是要由此来生产出当代性的:通过一种复杂的脱位和复位、失地和复地、脱光环和再生光环之间的互戏(格罗斯《装置之政治》)。一个作品是一个定位仪;装置是一个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装置就是我们诸众的当前自我定位装置,这是此刻、此地的当下的定位,全球定位,哲学家巴迪厄说的“在全球的普遍的颠乱中找到北”。
装置是在招魂?自我招魂?装置是当代招魂术?
在这个全球景观国家装置里,我们又在美术馆里搞了一个装置,德波尔认为,这必须至少是一个内爆装置。这个装置的头号目标,照他的理解,必须是先切断那个大装置的电源:使它的图像流的循环原地卡住,停在那儿:它不运动,我们才能运动,我们才开始成为诸众。必须是:我们放进美术馆里的那个小装置的转动,能刹住那个大装置的齿轮,至少是混乱它,颠覆它。
因为美术馆对于作品的分类和布排的不满,我们才去搞装置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将装置放回美术馆?在美术馆展出装置,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局促?这多么像是北朝鲜在美国的眼皮底下玩核武器!!
是美术馆在展示装置呢,还是装置也将在美术馆展示在里面了?这两者哪一个是那清水反应堆呢?
装置召唤诸众。装置构造诸众。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