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政治,情境政治,当场政治,是他真要的东西,才是他心里一直在追求的艺术?
发布时间:2009-08-29 12:08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西方主义艺术渐次转向观念艺术,艺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的关注,开始浮到表面.
艺术越来越变成一种谁的政治批判更深刻的比赛.
真的是这样的么?
1989年是一种分水岭,但它是一个怎样的分水岭?
深层看,艺术家在它前后遭遇两大创伤.一是发现自己的艺术对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文化中的不民主毫无干涉能力,二是发现自己的现代主义式的出自中国主体的西方主义艺术表达是画蛇添足,在西方也是要被解构的东西了.这真是一种很让他们泄气的处境。
所以,我的理解倒是,这一时段的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在政治上是消沉和迷茫期,虽然他们要通过观念艺术来更直接和更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什么是观念艺术?就是更多地用说去替代感性表达,用朗西埃的话说,就是去主动忍受字对肉的统治,用字和观念来替代图像。我们只看到他们的苦闷和创伤。但他们转而发现,对这种苦闷和创伤的自舔竟也带来快感和美感,而且还能在西方市场卖出好价钱,于是玩世现实主义和泼皮主义成为堂皇的字眼,是卖点了。这实际上像是一次商业销售上的歪打正着。
如要解释,那我们可以说,那个九十年代,西方对于中国艺术家的政治性之期待,也是很抱一种神话期待的。首先是他们想了解冷战后中西意识形态遭遇后的直接冲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之间的冲撞(王广义的毛泽东与可口可乐),中国主体的特殊性the Chinese uniqueness(陈逸飞周庄女人画里暗示或捏造的那一种),中国身份或中国主体到西方本体论领土上的首次撒野(蔡国强展示的那一种,你再去这样搞就不会有人来理你了)。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期待:对西方人,中国是很难理解的一种政治、现实和历史,艺术是不是一种理解它的捷径呢?由于中国当代政治的闷桶一样的特性,中国当代艺术被西方当作是一种理解真实的中国政治的途径了。这给中国艺术家这样一个暗示:必须政治一下,也就是观念一下,也就是玩世一下,这样容易引起西方的关注和购买,最终引起国内的关注和购买。主要任务因此是去搜寻西方爱看的中国政治连环画主题。
我这里的意思是:中国艺术家想要政治,是与西方艺术主导者想要中国艺术家所演的政治不大一样的。传统上,中国艺术家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政治是应该有所抵抗有所批判有所反讽和有所玩世或泼皮的,但那个经香港画廊转达解释和价格的西方艺术市场,要的是另外一种“政治”,它来开题,或来选题,才轮得到你来做。
所以,我想,认真研究一下那个九十年代到现在的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的政治失落,如何来重拾他们起始就有的政治关怀,倒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了。关注重点也许应该是: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的政治关注的失败与中国的民主政治的无从开始是同一个事件;艾未未们的政治冲动并不是孤立的像他在纽约时报访谈中认为的那样,是看了安迪华尔后认为艺术是生活方式和哲学,应该观念应该与中国民主连接,艺术应该推动中国民主,而是:搞艺术就是在搞政治,起始就是。而以这一立场回看,则政治波普所代表的中国世纪之交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泼皮主义,是变节和串通,是一种政治腐败:它起自批判但马上出卖了自己的批判。艾未未当前的政治冲动,是不是部分由于他意识到了中国西方主义艺术的这一曾经的原罪呢?直通政治,情境政治,当场政治,是他真要的东西,才是他心里一直在追求的艺术?
艺术越来越变成一种谁的政治批判更深刻的比赛.
真的是这样的么?
1989年是一种分水岭,但它是一个怎样的分水岭?
深层看,艺术家在它前后遭遇两大创伤.一是发现自己的艺术对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文化中的不民主毫无干涉能力,二是发现自己的现代主义式的出自中国主体的西方主义艺术表达是画蛇添足,在西方也是要被解构的东西了.这真是一种很让他们泄气的处境。
所以,我的理解倒是,这一时段的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在政治上是消沉和迷茫期,虽然他们要通过观念艺术来更直接和更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什么是观念艺术?就是更多地用说去替代感性表达,用朗西埃的话说,就是去主动忍受字对肉的统治,用字和观念来替代图像。我们只看到他们的苦闷和创伤。但他们转而发现,对这种苦闷和创伤的自舔竟也带来快感和美感,而且还能在西方市场卖出好价钱,于是玩世现实主义和泼皮主义成为堂皇的字眼,是卖点了。这实际上像是一次商业销售上的歪打正着。
如要解释,那我们可以说,那个九十年代,西方对于中国艺术家的政治性之期待,也是很抱一种神话期待的。首先是他们想了解冷战后中西意识形态遭遇后的直接冲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之间的冲撞(王广义的毛泽东与可口可乐),中国主体的特殊性the Chinese uniqueness(陈逸飞周庄女人画里暗示或捏造的那一种),中国身份或中国主体到西方本体论领土上的首次撒野(蔡国强展示的那一种,你再去这样搞就不会有人来理你了)。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期待:对西方人,中国是很难理解的一种政治、现实和历史,艺术是不是一种理解它的捷径呢?由于中国当代政治的闷桶一样的特性,中国当代艺术被西方当作是一种理解真实的中国政治的途径了。这给中国艺术家这样一个暗示:必须政治一下,也就是观念一下,也就是玩世一下,这样容易引起西方的关注和购买,最终引起国内的关注和购买。主要任务因此是去搜寻西方爱看的中国政治连环画主题。
我这里的意思是:中国艺术家想要政治,是与西方艺术主导者想要中国艺术家所演的政治不大一样的。传统上,中国艺术家当然也知道自己的政治是应该有所抵抗有所批判有所反讽和有所玩世或泼皮的,但那个经香港画廊转达解释和价格的西方艺术市场,要的是另外一种“政治”,它来开题,或来选题,才轮得到你来做。
所以,我想,认真研究一下那个九十年代到现在的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的政治失落,如何来重拾他们起始就有的政治关怀,倒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了。关注重点也许应该是:中国西方主义艺术家们的政治关注的失败与中国的民主政治的无从开始是同一个事件;艾未未们的政治冲动并不是孤立的像他在纽约时报访谈中认为的那样,是看了安迪华尔后认为艺术是生活方式和哲学,应该观念应该与中国民主连接,艺术应该推动中国民主,而是:搞艺术就是在搞政治,起始就是。而以这一立场回看,则政治波普所代表的中国世纪之交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泼皮主义,是变节和串通,是一种政治腐败:它起自批判但马上出卖了自己的批判。艾未未当前的政治冲动,是不是部分由于他意识到了中国西方主义艺术的这一曾经的原罪呢?直通政治,情境政治,当场政治,是他真要的东西,才是他心里一直在追求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