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学问与独特性

主体:学问与独特性

发布时间:2010-08-30 10:09
分类名称:默认分类

成为伟大学者,将学问当作上市公司,来取得巨大利润,这是需要政客和商人般的手腕的,或至少需要顺从社会主导势力,让它来推动,才能做到。
一般的学人我觉得追求学问时,实际上是冠错了名到自己做的事上。明明是在追求主体的命运的独特性,但为此而却要落入所谓学问和读书这样的歪道。读书和做学问除了混饭吃外还为了什么?就是要将自己的历史命运走到底,走不到底也要寻问到底。做学问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使自己singular;做学问不一定能让我们独特,但它算是一个辅助。个人一独特,他的读和写才有意思,才是对于周围人来说的砥柱。他自己也才能有完整的历史和政治命运。我们都是在走向singular的途中。
时代、历史和命运对于一个独特的个人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也就是说别人认为这时代乱了,对于独特的他,可能是广大的机会。对于以读写立身的学者而言,独特了,他才能有很好的视野,向周围人报道他自己的独特遭遇和见识,就是学问了。
马基雅弗里、蒙田和培根这样的人,你说是他们先通过做学问而成为独特的个人,见识才会这样高远呢?还是倒过来,我们先在历史和政治中将自己磨炼成独特的个人,才会有如此深厚的学问,见解如此稳健和独到?
在中国,在这个时代,由于我们先囿于这一认为读书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传统文化了,我主张我们应鼓励年青人先到社会和历史中去成为一个独特个人,再回头来谈如何读书和做学问。
读书是天下最骗人的一件事。表面上,我忙着读报上网上和书上大半天,但是,我进行着西西弗爬山一样的需要用身体的全力去完成的阅读了么?我今天的阅读合格地挑战了我的全部的体力和智力了吗?我为我的共同体完成着读的任务么?读读读,那么,你到底啃下了什么到了你嘴里?
中国人谈读书,这事儿我们应该百倍警惕;上一代骗下一代,上一代不负责任,用不读书来搪塞一切不良和失败,没有一件事比这更卑鄙的了。